目前分類:身心科衛教文章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什麼是廣泛性焦慮症?

        整天心裡都放不開,也不知道自己在擔心甚麼。

        已經確認過的事情,卻總是十分擔心,反覆確認與詢問,搞得同事跟家人都覺得我很煩

    「全身痠痛、頭痛,身體不舒服、腦袋不清楚、腸胃不舒服、心悸,幾乎全身都病光了,可是怎麼檢查都找不出原因,醫師也說我沒病,家人怪我太敏感;但我是真的很不舒服...

        十分擔心工作與生活上的所有細節,就算到睡前都還是無法放心,那怕已經再三確認過了,還是會擔心自己有所遺漏,弄得覺也睡不好。隔天精神不好,就更怕自己出錯,緊繃到全身痠痛,連頭都痛起來了 

   

        看似現在工商社會不算不常見的狀況,但只是生活壓力太大嗎?當假日的時候,不擔心工作,反而開始擔心生活的細節,凡事容易往壞處想,並因此而感到害怕…如果有這樣的狀況,可能就罹患了廣泛性焦慮症了!

 

廣泛性焦慮症為什麼可怕?

 

目前的研究認為,廣泛性焦慮症與其他情緒疾患,如重度憂鬱症、其他類型的焦慮症、物質濫用等等,都有很高的共病性;目前推測重度憂鬱症與廣泛性焦慮症跟某些基因的表現有共同的關係。所以廣泛性焦慮症的個案除了因為疾病所感受到的痛苦、社會功能的損害,家庭與社會更是付出極大的代價。最近的報告指出,美國一年因為廣泛性焦慮症而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百億美元以上!

 此外,有許多受慢性病困擾,或是長期因焦慮而身體不適的個案,往往都會合併廣泛焦慮症的診斷。美國曾做過一項統計,常打119要求協助的個案,其中有三到四成都合併有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

我有廣泛性焦慮症嗎?

   廣泛性焦慮症,簡單說來,就是一種因為無法控制自己對多項事物的過分擔憂,並因此感到痛苦與造成社會功能下降的疾病。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頒布的診斷準則指出,個案在六個月內,幾乎每天都會過度擔憂某些事,且這些擔憂是難以抑遏、無法控制的。此外,廣泛性焦慮症往往會伴隨著許多身體上症狀,諸如:心悸、失眠、肌肉緊繃或者痠痛、冒汗、呼吸急促、腹瀉或便秘等等。

以下借用敏感性與特異性都非常高的 GAD 7 量表,分數越高,則罹患廣泛性焦慮症的機會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快的前往您所信任的家庭醫師或身心科醫師處求助,以免狀況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惡化而不自知!  

GAD 7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09:00
|
12:00

   

 

14:30
|
17:30

   

18:30
|
21:00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康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簡稱SAD)又稱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耳熟能詳,常常在小說、報章雜誌、乃至於電影中看到,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真的是如此嗎?

 

甚麼是社交焦慮症?

「總覺得大家好像都在注意我,等著看我出醜…」

「不知道為什麼,跟某些人講話,或是在大家面前演講,都讓我感到十分害怕,好像自己下一秒就會引發大家的哄堂大笑…」

以上的狀況只是簡單的內向、害羞嗎?臨床經驗或是大規模的研究統計,都告訴我們,上述的狀況往往代表了社交焦慮症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社交焦慮症好發在青春期的中期,但也有五歲即被診斷出有社交焦慮症的個案報告。危險因子除了自嬰兒期就有的天生文靜內向(behavioral inhibition)的氣質、遺傳、甚至是過度干涉與保護孩子的父母,都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危險因子。

此外,生長過程中的社交機會與教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見到社交焦慮的個案在生長過程中,因為多種原因產生對於社交的焦慮,導致避免社交活動,並因此而無法學習到較為成熟與全面的社交技巧;之後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融入社交場合的壓力,導致對於社交的焦慮增加,更加避免參與社交活動,並因此而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可能因此而將原來自覺舒適的人際關係圈變得緊繃,而使每日的工作與生活充滿壓力。最後因為人際關係的疏離、自我評價的下降,往往跟憂鬱、物質濫用、失眠、甚至是其他生理疾病有極高的共病性。

 

社交焦慮症為什麼需要注意?

綜上所述,社交焦慮症包含了遺傳與環境的各種影響,且加上每個人不同的防禦機轉,最後導致人際關係與情緒宣洩的困難,並影響到學業、職業、與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轉。據悉,美國約有一成的人患有社交焦慮症,其他國家有高有低,但終歸都是不低的比例,想來台灣也不會差太遠,你我不得不注意。

話雖如此,社交焦慮症除了分為廣泛型社交焦慮症,非廣泛型社交焦慮症兩種外,個案與個案的症狀嚴重程度亦有明顯的差別。雖然只要自覺焦慮造成的社交障礙已經影響到生活,就可能患有社交焦慮症;但有許多社交焦慮症的個案,往往可以在自己的社交舒適圈中生活得還算輕鬆,只是在某些需要頻繁與陌生人互動或可能成為全場焦點的場合無法自由揮灑。而當個案不得不在這樣的場合工作或生活時,就會導致焦慮惡化、影響生活。這樣的個案往往在經過藥物或認知行為治療後,就會有明顯的改善,並在治療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甚至因為克服自信不足之處,而讓自我評價明顯上升。

 

我有社交焦慮症嗎?

請看看下列的問題,如果三者都有,那麼患有社交焦慮症的可能性就不低了。

「因為擔心自己會丟臉或出醜,所以避免與他人一起從事活動或聊天。」

「想盡辦法避免會讓自己成為全場焦點的活動 (如演講)。」

「沒有比『丟臉』、『看起來像個笨蛋一樣』更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了!」

如果上述三者都有,而且這種擔心害怕的心情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請就近前往可以信賴的身心科或家醫科諮詢!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09:00
|
12:00

 

 

 

14:30
|
17:30

 

 

18:30
|
21:00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康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疲倦症候群是甚麼?

            對於以下的敘述,您是否感到熟悉呢?

「好累喔,不管怎麼睡都睡不飽,整天都沒精神…」、「全身痠痛,卻怎麼看醫生都沒有用,連止痛劑吃了效果也不好…」

如果感到熟悉,甚至是長期的寫照的話,小心慢性疲倦症候群上身!

在台灣精神科慣用的診斷系統(DSM)中,並沒有慢性疲倦症候群這樣的診斷,而且病因目前也都不甚明瞭。也因為慣用的診斷系統中並未有這樣的診斷,所以常會診斷為情緒相關的疾患,結果患者自覺自己與診斷病名並不相符;即便治療所有成效,對醫療的信任也不容易提高,甚至多有在狀況略有改善時就自行中斷治療,實在可惜。

 慢性疲倦症候群有那些症狀?

慢性疲倦症候群,最重要的症狀就是「持續不停的,且無法回復的疲倦感」。以下我們引用美國CDC對於慢性疲倦症候群的核心症狀--「疲倦」的定義。

若您有以下的症狀,超過六個月,就要小心了!

1.  運動或是長時間用腦後,極度疲倦,像是體力都消耗殆盡一樣。

2.     睡眠出現問題,或是疲倦無法由睡眠解除

3.     記憶力跟專注力都有下降的狀況

4.     持續的肌肉酸痛

5.     沒有紅腫、溫度上升的關節痠痛

6.     與以往類型或嚴重度不同的頭痛

7.     重複發生的喉嚨痛

上述的疲倦感並非單純指一段時間的勞累、睡眠不足的疲憊感;而是所有活動力的降低,以及相關的工作、人際經營等等生活中各個面向倦怠感。且要要持續超過六周以上。

除此之外,這樣的疲倦通常還會伴隨一些症狀發生,如腦袋昏沉、腸躁、畏寒、盜汗、視力模糊、眼乾、坐時彎腰駝背、頭暈目眩,甚至是昏倒。部分人會有情緒困擾,如較為易怒、情緒變化大、焦慮、甚至是恐慌發作。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都要在感到疲倦感之後發生。若疲倦感在這些症狀之後才發生,則這樣的疲倦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而非慢性疲憊症候群。

為什麼我們要重視慢性疲倦症候群?

慢性疲倦症候群會造成患者功能極大的下降。在美國甚至被認為跟多發性硬化症、狼瘡性紅斑、心臟疾病、末期腎病、慢性肺病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失能一樣嚴重,所以千萬別輕忽了!

此外,因為慢性疲倦症候群與許多疾病的初期都有類似的地方,甚至是重度憂鬱症,所以千萬不要自己下診斷,還是需要醫師一段時間的觀察,與重點病史的鑑別,才能確定診斷,並針對性的治療。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09:00
|
12:00

 

 

 

14:30
|
17:30

 

 

18:30
|
21:00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康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症是甚麼?

過動症,近幾年來隨著精神科的去汙名化而慢慢在你我的周遭被聽說。過動症全名為注意力缺損暨過動症;除了直觀印象中的過動外,注意力缺損亦為另一個臨床上需要重視的核心症狀,且在成長過程中對個案的影響遠較過動為大!台灣的孩子一直在東方傳統教育模式與邏輯下成長,在滿足了尊師重道、維持秩序的前提下,才有學生自主想法發展的空間。事實上,就算是歐美等國家,對於孩子在上課時是否能遵守班級常規亦十分的重視;只是相較歐美來說,東方傳統師道更多了幾分長輩的色彩,學校亦分擔了更多家庭的責任。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試想,一個活動力旺盛的孩子,或許會因為破壞班級常規而被老師或同學視為頭痛人物,但若再加上注意力缺損,則學習成就下降、師長認同不足;而家庭不管是贊同或反對師長的立場,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壓力,並可能造成認同上的障礙。有研究報導,有過動症的孩子在長大後罹患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物質濫用等等的比例較無過動症的孩子為高,這種成長過程中不被周遭認同的壓力更是可怕的推手!

 過動症在青少年與兒童會有那些表現?

注意力缺損的部分有

1.  無法專注在細節的部分,或在做學校作業或其他活動時,常因粗心犯錯

2.  很難持續專注於工作或遊戲活動

3.  看起來好像沒有在聽別人對他()說話的內容

4.  沒有辦法遵循指示,也無法完成學校作業或家事(並不是由於對立性行為或無法了解指示的內容)

5.  組織規劃工作及活動有困難

6.  逃避,或表達不願意,或有困難於需要持續性動腦的工作(例如作業)

7.  會弄丟工作上或活動所必須的東西(例如學校作業、鉛筆、書、或玩具)

8.  很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分心

9.  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的

 

過動的部分有

10. 在座位上玩弄手腳或不好好坐著

11. 在教室或其他必須持續坐著的場合,會任意離開座位

12. 在不適當的場合,亂跑或爬高爬低

13. 很難安靜地玩或參與休閒活動

14. 總是一直在動或是像被馬達所驅動

15. 話很多

16. 在問題還沒問完前就急著回答

17. 在遊戲中或團體活動中,無法排隊或等待輪流

18. 打斷或干擾別人(例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除此之外,需要在兩個以上的場合,且在七歲以前與七歲以後都被觀察到上述的症狀,也不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貧血、甲狀腺疾病等)造成的。

為什麼過動症需要就醫

一個你我或許都熟悉,總是有同學長期上課發呆的狀況,事實上原因可能小至早餐沒吃飽,大到像貧血、甲狀腺疾病,乃至於過動症都是有可能的原因。若要改變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個案,從生活習慣、作息狀況、父母親小時候是否有類似的狀況、甚至是抽血檢查是否有身體上的因素導致無法專心...在在都不是父母可以一力承擔的。因此,若您的小朋友或您本身從小就有注意力缺損的問題,時常覺得無法專心,不妨與您可以信賴的家庭醫師或身心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想必會有更多的想法與方向,甚至可以因此改變接下來的人生!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09:00
|
12:00

 

 

 

14:30
|
17:30

 

 

18:30
|
21:00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康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前不悅症是甚麼?

據悉,美國精神醫學會在下一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中,將會正式列入經前不悅症。在明年三月正式的診斷準則出來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病怎麼一回事。經前不悅症事實上是經前症候群中,對情緒與生活影響最大的一種。也因為此病的影響極大,故特別獨立出來。望文生義,我們可以簡單把這個名稱分為經前」、「不悅」、「症」;解釋起來變成「在月經來潮前,會有不悅的情緒,且因此影響生活。」 (註:在身心科中,疾病的標準有一部分取決於症狀影響生活的程度) 就這麼簡單嗎?是的,就這麼簡單。但這麼簡單明瞭的名稱,卻是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從「女人每個月不能惹的那幾天」演變過來的。但這種名稱的變化,不會影響我們了解這個疾病,反而可以更直觀的了解。

經前不悅症有那些症狀?

疾病的定義為在月經週期中的黃體期時,出現明顯情緒上的症狀,而因此而造成社會功能的下降;且在月經來潮後,迅速的改善,社會功能也回復正常。」實務上的狀況是,大約在月經來潮前的七到十天,女性體驗到莫名的沮喪、想哭、自信不足、易怒、莫名的疲倦、失眠或嗜睡、注意力與記憶力衰退、食慾變化、人際關係困擾,但在月經來潮後兩到三天內就完全改善,回到充滿自信的自己。所以有很多女性會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但詢問醫師的結果,卻發現自己並不是憂鬱症…但情緒、生理、與人際關係的困擾,卻一再上演,造成女性的重大壓力;有一部分的女性,甚至因為這些壓力而在理應回復的時間,開始出現憂鬱症的症狀,實在令人惋惜。

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事實上,經前不悅症的比例不算低,在美國約有不到一成的女性患有經前不悅症。而台灣社會競爭度高,在職場上往往不分性別地一較高下,在這種壓力下,女性對於月經來潮前的情緒變化會更為敏感,受的影響也會越大。大部分這樣的個案往往不知如何求助、羞於啟齒、或將之一般化為「大家都這樣,並將所有的情緒都放在自己心裡。長久以往,對心理衛生當然是非常糟糕,也會影響家庭與工作的和諧順利與否。

如果我覺得我自己有經前不悅症,我能做甚麼?

經前不悅症,目前仍成因不明;且是否為憂鬱症的一種,仍多有爭議。但治療上的方向已有確認,包含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危險因子、必要時服用低劑量的藥物,都是被確認對大多數個案有效的方法。當然,健康食品的補充,特殊的運動也有人提及,但效果因人而異,端看醫師與個案討論後,適合那些方案。也因此,當發現自己在月經來潮前會有許多情緒與身體上的症狀,但總找不出原因,且對此深深困擾時,不妨找您可以信任的家醫科、婦產科或身心科醫師,討論治療的方案。這樣不但可以減低自己在月經來潮前的情緒負擔,也能夠減少生活上的困擾。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09:00
|
12:00

 

 

 

14:30
|
17:30

 

 

18:30
|
21:00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康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是甚麼?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很累,可是晚上躺著怎麼樣都睡不著;白天卻坐著就想打瞌睡「最近常常好不容易快睡著了,一想到工作上的事情,就又醒過來了…」、「不知道為什麼,常常整晚都在作夢,覺得越睡越累;醒來有時還比睡前更昏沉…」如果上述這些情景您似曾相識,甚至常常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話,您可能開始失眠了!

        「失眠」是一個狀態的描述,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變化都會有失眠的表現;小至生活上的變化,大至需要長期治療的精神疾患都會有或輕或重的睡眠障礙,且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才能夠確定原因。根據定義,除了難以入睡、難以持續其睡眠外,隔天醒來沒有重獲精力的感覺也是失眠的一種。

身心科門診中常見的失眠往往會與生活中壓力相關,如工作上的困難、家庭成員的彼此影響;甚或是一些原本被當成是「喜事」的事件,如升遷、結婚、家中有新生兒等等,都是常見跟失眠相關的生活事件。也因此,治療上往往不能僅以助眠劑來單純治療失眠;亦需要針對壓力適應,學習適合的放鬆技巧。若併有其他身體或情緒症狀,如無法放鬆、容易發脾氣、記憶力或專注力下降等問題,表示大腦內分泌已經開始失調,此時就需要服用調整大腦內分泌的藥物。

        失眠不吃藥不行嗎?

        此外,常常會聽到失眠的個案告訴醫師「我不想依賴藥物...」、「...除了藥物,難道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嗎?」       

  事實上,除了生活上的改變外,許多生活習慣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之一,如作息不正常、在床上看書、看電視都會使失眠不易改善。在失眠的治療中,需要重新檢視這些與睡眠相關的生活習慣與認知。若有可能造成失眠的部分,需要數周到數月的時間來檢視並調整。但如前所述,任何生活中的變化都可能引發失眠,遑論睡眠習慣與睡眠相關認知的改變,更容易使失眠狀況波動。因此,在這段以非藥物治療」來調整作息的時間裡,藥物扮演了引導睡眠品質改善的重要角色,也能降低生活品質被影響的程度,進而減少再次因壓力而失眠的機會。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09:00
|
12:00

 

 

 

14:30
|
17:30

 

 

18:30
|
21:00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康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