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成人小時候幾乎都有得過水痘,得過水痘之後病毒會隱藏在神經節中,當細胞免疫變弱的時侯就會再復發就是所謂的「帶狀皰疹」,俗稱「皮蛇」。
帶狀皰疹從發作到完全看不出來大概要1個月的時間。但可怕的是皰疹後神經發炎造成的神經痛可能痛半年到數年而且不容易治療。而且帶狀皰疹並非一輩子只會得到一次,還可能會復發。
帶狀皰疹疫苗的原理是利用活性減毒後的病毒再次激發免疫系統的記憶力來避免復發,可以降低帶狀皰疹的機率與嚴重度。目前疫苗核准到的年齡是50-79歲。如果您是在這個年齡範圍內非常歡迎您前來自費施打疫苗。
- Jul 22 Tue 2014 14:02
我們新推出帶狀皰疹疫苗
- Jun 06 Thu 2013 19:41
觀念導正:感冒不會三天就好。
常常有患者一坐下來跟我說:醫師我三天後要出國,藥開重一點沒關係,三天後一定要好。或是:醫師,我家中有小Baby,所以我趕快來看,希望可以早一點好。
聽到這樣的要求我常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事實上感冒超過90%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自己好的,醫生沒那麼厲害可以決定開什麼藥會比較快好。感冒症狀什麼時候會解除只跟病毒的強弱與當時患者的抵抗力有關。抗生素對細菌感染有用,對病毒感染一點效也沒有,所以即使加抗生素也不會比較快。感冒藥多是以症狀治療為主,減緩症狀以幫助患者可以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一般成人的病程大約5-7天,小孩大約是7-10天,感冒一開始是發炎期,大約2-3天,症狀以喉嚨痛,發燒等發炎症狀為主。後期是廢物排除期,特徵就是喉嚨痛減緩了,但鼻涕和咳嗽加劇。這段期間過去就會改善。如果超過這段時間還沒好,就要去思考是不是有其它併發症。
藥開重一點只會多吃到不必要的抗生素與類固醇,並不會比較快好,也不會比較不傳染給小孩。戴口罩與常洗手是減少傳染唯一的方式。希望不要再有患者這樣要求醫生了。
- Jun 06 Thu 2013 19:09
觀念導正:吸入性類固醇不是有症狀吸,沒症狀就不吸。
不論是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治療的首選都是吸入性類固醇。吸入性類固醇正確的使用方式是天天用,不是斷續用。因為它的效果不會馬上顯現,常常要使用2-4週才會出來,所以不能拿來當急性緩解藥物,也當然不會一噴見效。患者如果有被處方吸入性類固醇,麻煩有耐心的天天使用,並使用一段療程,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不會長時間受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所苦。
- Jun 06 Thu 2013 19:03
觀念導正:氣喘控制的首選是類固醇吸入劑不是欣流
在台灣類固醇往往被和毒藥劃上等號,患者聽到藥中有類固醇就好像被開了毒藥一樣寧願症狀持續惡化也不願意使用。
事實上類固醇是個好藥,他可以減緩身體過度發炎的反應,許多疾病的治療都必須仰賴類固醇。正確的使用類固醇是不太會產生不良反應的。
以氣喘治療來說,長期控制的首選還是類固醇吸入劑。吸入劑與口服藥不同,劑量少、局部作用在呼吸道並不經由消化道吸收,所以不會經由血液循環作用在全身,加上新一代類固醇代謝快,所以長期使用並不會有傳統口服藥的副作用,可以安心使用。
所謂的欣流對中重度氣喘的控制效果不好,目前的治療指引並不建議剛開始控制氣喘使用欣流,欣流事實上是降階時的替代性選擇。
氣喘控制得好可以增加生活品質、減少大發作發生的機會。氣喘的用藥也不會造成依賴性、也不會越用越重。
- Jun 06 Thu 2013 19:01
別用小朋友來培養抗藥性
最近發燒的人小朋友很多,常見的原因有:一般病毒性咽喉炎,腸病毒,腺病毒,或細菌性咽喉炎。第一天常無法分辨,因此不需要第一天就使用抗生素,可以觀察後續症狀,再對症下藥。
- Jun 05 Wed 2013 14:35
最近腸病毒開始流行嘍
最近腸病毒開始流行嘍,不過今年的比較特別,可能發燒3天了口腔紅點才會開始出現。前三天的高燒看不出原因讓家屬或施醫師都很難熬。如果活力還好,要多一點耐心等答案揭曉,才不會多吃了很多不必要的藥。
- Mar 04 Mon 2013 21:15
康德身心醫學部社區健康講座正式起跑! (已額滿)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全舒適狀態。」由此可知,一個人的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都處於完好的狀態。而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活動協調一致,使得個人的情感、意志、行為、人格能夠適應社會,並與社會保持同步。
壹、活動目的
藉由社區健康講座的辦理,增進社區民眾對身心科常見疾病及照顧有進一步的認識,檢視並聆聽身體的聲音,以獲得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全舒適狀態。
貳、辦理單位
新竹康德中西醫聯合診所 身心醫學部 (新竹市光復路一段362-2號)
參、接受申請之對象
以新竹市(東區)為優先的社區關懷據點、民間團體、社區發展協會、學校等…
參、辦理期間及場次
2013年4月~6月,每月提供2場次,敬請把握機會
肆、辦理方式
(1) 講師:康德中西醫聯合診所身心醫學部 郭信麟精神科專科醫師
(2) 地點:以『申請單位』所在地為講座辦理地點
(3)費用:完全免費 (公益團體或社團法人)
(4)講座主題:自律神經失調、失眠、失智症、女性經前不悅症、過動症、焦慮症、躁鬱症、憂鬱症、慢性疲勞症候群
(『主題』可由申請單位自行選定)
(5)活動聯絡人:邱小姐 /03-5788282
伍、活動報名表(請複製下表後,email至ixbaiu229@gmail.com;或電話與邱小姐聯絡)
勾選 |
□ |
□ |
□ |
□ |
□ |
□ |
日期 |
4/11(四) 9:30-10:30 |
4/27(六) 14:00-15:00 |
5/9(四) 9:30-10:30 |
5/25(六) 14:00-15:00 |
6/6(四) 9:30-10:30 |
6/22(六) 14:00-15:00 |
報名資料 |
.申請單位名稱: .主題選定: .講座辦理地點: .聯絡人姓名: .聯絡電話: |
*關心、守護您的心理健康*
- Dec 26 Wed 2012 17:23
廣泛性焦慮症概論與自我檢測(GAD、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什麼是廣泛性焦慮症?
「整天心裡都放不開,也不知道自己在擔心甚麼。」
「已經確認過的事情,卻總是十分擔心,反覆確認與詢問,搞得同事跟家人都覺得我很煩…」
「全身痠痛、頭痛,身體不舒服、腦袋不清楚、腸胃不舒服、心悸,幾乎全身都病光了,可是怎麼檢查都找不出原因,醫師也說我沒病,家人怪我太敏感;但我是真的很不舒服...」
「十分擔心工作與生活上的所有細節,就算到睡前都還是無法放心,那怕已經再三確認過了,還是會擔心自己有所遺漏,弄得覺也睡不好。隔天精神不好,就更怕自己出錯,緊繃到全身痠痛,連頭都痛起來了…」
看似現在工商社會不算不常見的狀況,但只是生活壓力太大嗎?當假日的時候,不擔心工作,反而開始擔心生活的細節,凡事容易往壞處想,並因此而感到害怕…如果有這樣的狀況,可能就罹患了廣泛性焦慮症了!
廣泛性焦慮症為什麼可怕?
目前的研究認為,廣泛性焦慮症與其他情緒疾患,如重度憂鬱症、其他類型的焦慮症、物質濫用等等,都有很高的共病性;目前推測重度憂鬱症與廣泛性焦慮症跟某些基因的表現有共同的關係。所以廣泛性焦慮症的個案除了因為疾病所感受到的痛苦、社會功能的損害,家庭與社會更是付出極大的代價。最近的報告指出,美國一年因為廣泛性焦慮症而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百億美元以上!
此外,有許多受慢性病困擾,或是長期因焦慮而身體不適的個案,往往都會合併廣泛焦慮症的診斷。美國曾做過一項統計,常打119要求協助的個案,其中有三到四成都合併有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
我有廣泛性焦慮症嗎?
廣泛性焦慮症,簡單說來,就是一種因為無法控制自己對多項事物的過分擔憂,並因此感到痛苦與造成社會功能下降的疾病。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頒布的診斷準則指出,個案在六個月內,幾乎每天都會過度擔憂某些事,且這些擔憂是難以抑遏、無法控制的。此外,廣泛性焦慮症往往會伴隨著許多身體上症狀,諸如:心悸、失眠、肌肉緊繃或者痠痛、冒汗、呼吸急促、腹瀉或便秘等等。
以下借用敏感性與特異性都非常高的 GAD 7 量表,分數越高,則罹患廣泛性焦慮症的機會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快的前往您所信任的家庭醫師或身心科醫師處求助,以免狀況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惡化而不自知!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週六 |
週日 |
09:00 |
○ |
○ | ○ |
○ |
|||
14:30 |
○ |
○ |
○ |
○ |
○ |
||
18:30 |
○ |
○ |
○ |
|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 Dec 17 Mon 2012 21:14
分論社交焦慮症 (社交恐懼症)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簡稱SAD)又稱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耳熟能詳,常常在小說、報章雜誌、乃至於電影中看到,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真的是如此嗎?
甚麼是社交焦慮症?
「總覺得大家好像都在注意我,等著看我出醜…」
「不知道為什麼,跟某些人講話,或是在大家面前演講,都讓我感到十分害怕,好像自己下一秒就會引發大家的哄堂大笑…」
以上的狀況只是簡單的內向、害羞嗎?臨床經驗或是大規模的研究統計,都告訴我們,上述的狀況往往代表了社交焦慮症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社交焦慮症好發在青春期的中期,但也有五歲即被診斷出有社交焦慮症的個案報告。危險因子除了自嬰兒期就有的天生文靜內向(behavioral inhibition)的氣質、遺傳、甚至是過度干涉與保護孩子的父母,都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危險因子。
此外,生長過程中的社交機會與教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見到社交焦慮的個案在生長過程中,因為多種原因產生對於社交的焦慮,導致避免社交活動,並因此而無法學習到較為成熟與全面的社交技巧;之後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融入社交場合的壓力,導致對於社交的焦慮增加,更加避免參與社交活動,並因此而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可能因此而將原來自覺舒適的人際關係圈變得緊繃,而使每日的工作與生活充滿壓力。最後因為人際關係的疏離、自我評價的下降,往往跟憂鬱、物質濫用、失眠、甚至是其他生理疾病有極高的共病性。
社交焦慮症為什麼需要注意?
綜上所述,社交焦慮症包含了遺傳與環境的各種影響,且加上每個人不同的防禦機轉,最後導致人際關係與情緒宣洩的困難,並影響到學業、職業、與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轉。據悉,美國約有一成的人患有社交焦慮症,其他國家有高有低,但終歸都是不低的比例,想來台灣也不會差太遠,你我不得不注意。
話雖如此,社交焦慮症除了分為廣泛型社交焦慮症,非廣泛型社交焦慮症兩種外,個案與個案的症狀嚴重程度亦有明顯的差別。雖然只要自覺焦慮造成的社交障礙已經影響到生活,就可能患有社交焦慮症;但有許多社交焦慮症的個案,往往可以在自己的社交舒適圈中生活得還算輕鬆,只是在某些需要頻繁與陌生人互動或可能成為全場焦點的場合無法自由揮灑。而當個案不得不在這樣的場合工作或生活時,就會導致焦慮惡化、影響生活。這樣的個案往往在經過藥物或認知行為治療後,就會有明顯的改善,並在治療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甚至因為克服自信不足之處,而讓自我評價明顯上升。
我有社交焦慮症嗎?
請看看下列的問題,如果三者都有,那麼患有社交焦慮症的可能性就不低了。
「因為擔心自己會丟臉或出醜,所以避免與他人一起從事活動或聊天。」
「想盡辦法避免會讓自己成為全場焦點的活動 (如演講)。」
「沒有比『丟臉』、『看起來像個笨蛋一樣』更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了!」
如果上述三者都有,而且這種擔心害怕的心情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請就近前往可以信賴的身心科或家醫科諮詢!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週六 |
週日 |
09:00 |
○ |
○ |
|
|
○ |
○ |
|
14:30 |
○ |
○ |
○ |
○ |
○ |
|
|
18:30 |
|
○ |
○ |
○ |
|
|
|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
- Dec 10 Mon 2012 10:26
簡述慢性疲倦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慢性疲倦症候群是甚麼?
對於以下的敘述,您是否感到熟悉呢?
「好累喔,不管怎麼睡都睡不飽,整天都沒精神…」、「全身痠痛,卻怎麼看醫生都沒有用,連止痛劑吃了效果也不好…」
如果感到熟悉,甚至是長期的寫照的話,小心慢性疲倦症候群上身!
在台灣精神科慣用的診斷系統(DSM)中,並沒有慢性疲倦症候群這樣的診斷,而且病因目前也都不甚明瞭。也因為慣用的診斷系統中並未有這樣的診斷,所以常會診斷為情緒相關的疾患,結果患者自覺自己與診斷病名並不相符;即便治療所有成效,對醫療的信任也不容易提高,甚至多有在狀況略有改善時就自行中斷治療,實在可惜。
慢性疲倦症候群有那些症狀?
慢性疲倦症候群,最重要的症狀就是「持續不停的,且無法回復的疲倦感」。以下我們引用美國CDC對於慢性疲倦症候群的核心症狀--「疲倦」的定義。
若您有以下的症狀,超過六個月,就要小心了!
1. 運動或是長時間用腦後,極度疲倦,像是體力都消耗殆盡一樣。
2. 睡眠出現問題,或是疲倦無法由睡眠解除
3. 記憶力跟專注力都有下降的狀況
4. 持續的肌肉酸痛
5. 沒有紅腫、溫度上升的關節痠痛
6. 與以往類型或嚴重度不同的頭痛
7. 重複發生的喉嚨痛
上述的疲倦感並非單純指一段時間的勞累、睡眠不足的疲憊感;而是所有活動力的降低,以及相關的工作、人際經營等等生活中各個面向倦怠感。且要要持續超過六周以上。
除此之外,這樣的疲倦通常還會伴隨一些症狀發生,如腦袋昏沉、腸躁、畏寒、盜汗、視力模糊、眼乾、坐時彎腰駝背、頭暈目眩,甚至是昏倒。部分人會有情緒困擾,如較為易怒、情緒變化大、焦慮、甚至是恐慌發作。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都要在感到疲倦感之後發生。若疲倦感在這些症狀之後才發生,則這樣的疲倦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而非慢性疲憊症候群。
為什麼我們要重視慢性疲倦症候群?
慢性疲倦症候群會造成患者功能極大的下降。在美國甚至被認為跟多發性硬化症、狼瘡性紅斑、心臟疾病、末期腎病、慢性肺病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失能一樣嚴重,所以千萬別輕忽了!
此外,因為慢性疲倦症候群與許多疾病的初期都有類似的地方,甚至是重度憂鬱症,所以千萬不要自己下診斷,還是需要醫師一段時間的觀察,與重點病史的鑑別,才能確定診斷,並針對性的治療。
作者:康德聯合診所 身心科 郭信麟醫師
門診 時間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週六 |
週日 |
09:00 |
○ |
○ |
|
|
○ |
○ |
|
14:30 |
○ |
○ |
○ |
○ |
○ |
|
|
18:30 |
|
○ |
○ |
○ |
|
|
|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362-2號 (03)578-8282 (03)578-8383